我国207种罕见病目录中,有32种需使用特医食品。面对我国特医食品研发供给目前存在的产品供给有限、研发投入有限、销售途径有限等问题,全国人大代表、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呼吁,加快研发推广“特医食品”。
对此,她建议,要重视产品研发。进一步开展特医食品与临床营养相关的科学研究、学术交流,加快研制适合中国人体质、生理和代谢特点的产品,不断满足特殊群体营养需求。鉴于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市场小,企业生产动力不足,可给予企业一定专项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,提高研发积极性。
要规范产品使用。出台特医食品临床使用指导性文件,规范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的准入、遴选、采购、贮存、配制、发放、使用、评价等环节监管,提高服务患者的可及性、便利性。
要强化宣传推广。强化医生和医务人员营养辅助治疗培训,开展特医食品科普活动,加强广大群众对特医食品的正确认知。同时,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特医食品相关法规,不得夸大宣传、误导消费。
要鼓励商业保险。目前,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只能保基本(药品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费用),特医食品未被包括在内。建议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,支持地方通过商业健康保险等多种渠道,逐步提升保障水平,减轻患者经济负担。
本文转自:两会报道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我网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争议,可第一时间联系我们。